新食品安全法倒逼生态养殖成主流 - 福建新利18食品有限公司




  • 新利18





  • 新食品安全法倒逼生态养殖成主流
    新食品安全法倒逼生态养殖成主流
    新闻来源 :南国早报   添加时间:2015/9/23 16:52:20   浏览次数 :
    给小猪喝点温水 ,减少病害及用药;猪粪直接分离有机肥,减少环境污染 。9月22日,在2015年广西生猪产业发展大会暨猪业科技物资展览会上,各种科技养猪设备层出不穷。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倒逼养殖户采取现代生态养殖模式 。据了解,为减少养殖污染 ,下一步将继续对西江“一支七干”流域禁养区的猪舍进行拆除 。据预测,未来10年 ,猪肉消费仍占肉类消费60%,价格平稳增长

    1、科技设备受热捧

    “小猪也有热水器 ?”在主题为“环保、生态 、健康、安全”的2015年广西生猪产业发展大会暨猪业科技物资展览会上,一台高约2米多,宽1米的“仔猪自动加热饮水器”引起众多养猪户的关注  。他们围在热水器旁边,不停地问:“能保证不断电吗 ?”“水温能达多少度?”

    在多数养殖户看来 ,仔猪喝生水导致腹泻是一件棘手的事情 ,腹泻是仔猪的头号杀手 ,每到冬季不少养户都为此提心吊胆。当仔猪出现腹泻时 ,许多养殖户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用药止泻。而据介绍,展出的这台热水器,可以根据不同的猪龄选择不同的温度,使目标猪群获得最佳饮水温度。若机器损坏导致温度失控  ,水温超过50℃时,还会自动鸣笛报警 。

    在现场,来自区内和广东 、湖南 、江西、福建 、哈尔滨 、台湾等的参展企业 ,展出了不少技术先进的设备,如利用水蒸发来冷却的降温系统、直接就能将猪粪化成有机肥的分离器等,让养殖户们大开眼界。

    2、生态养殖成主流

    广西是全国重要的生猪生产大省区,占比权重高,左右着畜牧业产品的价格走向。2014年,广西生猪出栏3518.01万头,猪肉产量266.29万吨,在全国排第九位。而与此同时 ,全区每年生猪产粪量1742万吨、污水量13940万吨。随着《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的颁布实施,生猪养殖污染防治任务艰巨 ,环保压力巨大。

    据悉 ,自2010年开展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以来 ,我区共创建了生猪标准化示范场158家(其中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场55家,自治区级标准化示范场103家) 。在2015年全国寻找美丽猪场公益活动中,广西共有3家养猪场进入“十佳美丽猪场” 。其中 ,广西农垦永新畜牧集团金光有限公司以健康养猪的理念获得全国总冠军。

    2015年“史上最严环保法”的执行,使养猪业迎来史无前例的禁养、限养和猪场拆迁大潮,很多污染严重和治污不达标的猪场都消失了 。继拆除九州江流域范围内200米处的猪舍后 ,2015年,全区生态经济工作会提出,在西江水系“一干七支”沿岸规划建设生态农业产业带 ,推进水环境综合整治,推广生态养殖技术。自治区水产畜牧兽医局相关负责人透露,“新利18正在计划对西江流域禁养区的猪舍进行拆除 ,具体范围仍在商榷” 。

    近年来,生猪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仍时有发生,新的《食品安全法》对于病死猪肉事件的打击、畜禽屠宰的监管更加严厉,众多养猪户表示:“一不小心就会挨整改,谁也不敢马虎了 。”

    3、未来几年猪肉消费平稳增长  

    广西水产畜牧兽医局畜牧与饲料处处长闭强介绍,2014年9月以前,广西的生猪产业经历了36个月的持续低迷。2015年上半年 ,生猪生产下降,市场价格出现拐点。我区生猪存栏数和能繁母猪存栏数持续下滑 ,降至2008年以来的最低点 。生猪市场价格从年初开始一路下跌 ,至3月中跌至最低点,随后逐步回升,至4月底5月初 ,已回升至成本线以上。随后一路攀升 ,最高价格曾超过20元/公斤,目前价格回落在18~19元/公斤之间,生猪生产进入了盈利时期 。

    “生猪生产增幅将进一步下降,猪肉消费需求仍有一定的增长潜力。”闭强表示,目前广西生猪产业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从以往的以数量增长为主,逐步向提高质量、优化结构和增加效益为主转变,猪肉产量增长幅度进一步下降成为必然。尽管如此,到目前为止 ,猪肉消费仍占肉类消费总量的60%以上 ,依然是城乡居民肉类消费的绝对主体。他认为,未来10年,广西的猪肉消费将平稳增长。

    【来源: 南国早报    记者:张文卉】
       

    新利18客服2

    • 电话:18780000000
    • 微信号 :shenbi9527

    新利18客服1

    • 电话:13500000000
    • 微信号:ke01_4869




  • XML地图